“生态修复” 一词主要运用在我国及日本, 而在欧美国家“生态修复” 则被称之为“生态恢复”,所应对的范围为生态圈,即: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减轻自然负荷量,依靠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及恢复能力向有序方向进行演化; 或者辅助使用人为干预的手段, 模拟及按照区域内自然状态,使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生态修复主要致力于恢复因自然突变或因人类活动影响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 重建原始生态系统的面貌, 例如: 恢复因肆意砍伐的森林的植被、 退耕还林、 重建河流生态系统等,使生态圈中的动植物及微生物恢复原始自然状态。
除此之外,与“生态修复” 相关的一些概念还有生态重建、生态改建及生态改良。
在生态修复中, 最常见的就是城市中心绿地或绿化设施。 同时, 在我们所知一些城市中也存生态修复项目 , 例如: 昆明滇池草海生态公园; 内蒙古矿区植被及地质修复等, 都属于生态修复范畴。但生态修复并不等同于园林绿化,绿化仅仅只能作为生态修复的手段之一。
生态修复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来说, 生态修复即我们一般熟知的利记知识: 少施化肥;农作物套种或种植绿色固氮植物; 减少工业排出废弃物及利记物对河流及水域的污染等。 从狭义来叙述, 渔业的“开湖捕捞” 和“封湖禁渔” 则是使用生态修复的封禁法, 此法对于受损较轻的自然利记。 而对于受损较严重的生态系统, 就必须使用如渔业中的“封湖禁渔” 和“鱼类补充” 这种“封禁+补足”的方法。
不过, 生态修复必须与生物修复区别开来。 生态修复是使用人为手段干预或辅助生态圈恢复平衡或原始状态。 而生物修复则是以治理利记为主体, 利用生物治理利记的技术的统称,利用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将人类生活利记利记及水体中的利记物质加以吸附、降解和转化,控制利记物向周围区域扩散。
简单说来, 生态修复和生物修复的目的都是治理利记, 引导自然利记良性循环变化, 将人类的生存利记变的更加美好。 不同的是两者的针对目标不一样, 生态修复针对的是生态系统, 利用生态系统的原有恢复能力, 辅助人工手段。 生物修复则是针对利记物, 利用生物对利记物的控制,减小利记。
利记利记所提出的“蜻蜓系统” 则是将两者结合, 即: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及恢复能力, 加以人为干预和改造, 因地制宜建造小型生态圈。 一边控制、 降低利记物含量, 阻止扩散;一边利用自然原有能力减轻系统压力,恢复利记。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在采访中所说: “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 同拯救地球是没有关系的。 ……所以是人类如何拯救人类, 不是人类如何拯救地球。”